绿色、自然、健康的方式,实现人体身心的调养
自然疗法Naturopathy,替代医疗或者辅助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的日常生活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疗法  \  芳香疗法  \  芳疗资讯
AROMATHERAPY INFORMATION
纯露出现絮状物=变质?来看看这么个事
2025-03-28
17
提问

当纯露中有杂质出现时,这些絮状物是否代表纯露已受到微生物污染,而这杂质是否都是变质的表现?

图片

芳香领域专家们解答


絮状物≠绝对变质!4种可能原因
1、微生物污染(危险警告)
当絮状物伴随浑浊、异味(酸臭味、霉味)、pH值明显变化时,很可能是细菌或霉菌滋生。此时纯露已变质,必须停用。
2、低温析出物(物理现象)
某些含蜡质或精油的纯露(如玫瑰、洋甘菊),低温下可能出现絮状结晶。加热至30℃左右若絮状物溶解,则属于正常现象。
3、成分氧化聚合
长时间光照或高温可能导致酚类等活性物质氧化聚合,形成絮状沉淀,此时气味会变淡或带有"陈味"。
4、生产残留(品质问题)

部分未充分过滤的纯露可能残留植物纤维,或包装材料析出物,这类杂质通常静置后会沉底,不会扩散。


具体分析

↓↓↓

58092cd333d88bae8cd3d19bf045e1c9.jpg


(1)


小渣渣的来历 一开始可能混进去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细碎屑,比如植物纤维(像面粉一样细的渣)或者氨基酸类物质。因为实在太小了,工厂的过滤网也拦不住它们。

沉淀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存放时间久了(比如几个月),或者天气太热,水里溶解的天然成分会像“糖块化开又结成小团”一样,慢慢抱团变成絮状物。这是正常物理变化,就像蜂蜜放久了会结晶。



(2)

工艺差异 用“水里煮花”方式做的纯露(水中蒸馏),就像煮汤时会留下一点渣子,本身就比蒸汽蒸馏的纯露多带点溶解的天然成分。这些成分刚做出来时像糖融化在水里一样看不见,但时间久了会“现原形”。


图片

△ 单锅水中蒸馏实拍

一般情况下不是由于菌落超标而形成的,往往是由于纯露中的有机物质的聚合而产生的可见状态,尤其是在二次高温加热状态后,这种聚合类物质更容易离析出来,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质,这种状态对于纯露的品质,没有大的影响,只是原来游离的有机物质会相对减少。过度蒸馏的纯露,往往会较容易出现少量的飘絮物。



(3)

如果是纯露的原本味道发生明显变化,且漂浮的絮状物大量形成或周边现粘滑团状,表明该纯露可能已受细菌微生物污染,这种沉淀属于非良性沉淀,建议停止使用。



(4)

最新现代化生产的纯露是严格按照工艺设计路线而生产的,纯露中的精油应该处于饱和状态,除了生产过程中高温具有强烈的灭菌作用,大部分品种的纯露中的精油也会对极少量可能存在的菌落具有良好的净化和杀灭功能。


可以说,只要按照严格的卫生标准和工艺路线来生产纯露,理论上讲,相关产品不应该受到大量菌落的污染。


以玫瑰纯露为例,大型现代生产工艺生产加工时,所有的管道、储罐都会预先高温灭菌,生产纯露灌装时也采用“无菌灌装”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正常保存纯露的5个关键


避光储存:选用深色玻璃瓶,避免阳光直射
控制温度:最佳保存温度10-25℃,夏季可冷藏
减少接触:使用滴管取用,禁止直接倒入手心
注意保质:未开封保质期1-2年,开封后建议3个月内用完
定期检查:每月观察颜色、气味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用


特别提醒

水溶性差的纯露(如檀香)更易出现沉淀,需仔细甄别


纯露是大自然的馈赠,但天然≠绝对安全。遇到异常时保持理性判断,既不必对细微沉淀过度恐慌,也要对明显变质迹象保持警惕。选择正规品牌、科学保存、及时使用,才能让这份植物能量安全呵护肌肤。

文末小贴士:你家的纯露是否"健康"?现在就去检查瓶身是否标注蒸馏日期以及是否采用深色避光瓶包装吧!




NDCS 深圳自然疗法促进中心
The Naturopathy Development
Center of SHENZHEN China
对外提供各种企业服务、社区服务、
公益沙龙等服务项目,如果您有相关
需要,欢迎联系我们。
地 址: 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46号西湖天欣商务大厦5楼
联 系 人: 冉冉老师
联系电话 : 18928456368
 
会员ID:
真实姓名:
您的昵称:
预约老师:
期望课程:
期望时间:
您的电话:
您的邮箱:
需求说明: